【白蛋白正常值范围】白蛋白是血液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主要由肝脏合成,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多种物质以及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因此,检测白蛋白水平对于评估肝功能、营养状态及某些疾病(如肾病综合征、慢性炎症等)具有重要意义。
白蛋白的正常值范围因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测方法和参考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对白蛋白正常值范围的总结,并附上常见参考数据表格,供参考。
白蛋白正常值范围总结
1. 成年人:
- 正常范围一般为 35–50 g/L 或 3.5–5.0 g/dL。
- 不同实验室可能略有差异,但通常在这一范围内。
2. 儿童:
- 新生儿:约 20–25 g/L
- 婴儿至青少年:逐渐上升,接近成人水平。
3. 老年人:
- 由于代谢减慢或营养不良,可能出现轻度降低,但仍应保持在 30 g/L 以上。
4. 异常值意义:
- 低于正常值:可能提示营养不良、肝功能异常、肾病综合征、严重感染或慢性炎症等。
- 高于正常值:较少见,可能与脱水、血液浓缩有关,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的表现。
白蛋白正常值范围表
年龄段 | 正常值范围(g/L) | 正常值范围(g/dL) |
新生儿 | 20–25 | 2.0–2.5 |
婴儿(1个月内) | 20–30 | 2.0–3.0 |
儿童(1–12岁) | 30–45 | 3.0–4.5 |
青少年(13–18岁) | 35–50 | 3.5–5.0 |
成年人(18岁以上) | 35–50 | 3.5–5.0 |
老年人(60岁以上) | 30–45 | 3.0–4.5 |
> 注:不同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可能略有不同,建议以具体检测报告为准。
小结
白蛋白作为一项重要的血液指标,能够反映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定期监测白蛋白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果白蛋白数值偏离正常范围,应及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进一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