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是什么心衰名词解释】心衰,全称为“心力衰竭”,是心脏功能减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它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身体各器官供血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心衰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或并发症。
心衰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根据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受损的不同,可分为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也可以根据发生的速度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不同类型的病因、表现和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
一、心衰的基本概念总结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
定义 | 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 |
常见类型 | 收缩性心衰、舒张性心衰、急性心衰、慢性心衰 |
病因 | 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瓣膜病等 |
主要症状 | 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
诊断方法 |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查、胸部X光等 |
治疗原则 | 控制病因、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二、心衰的常见类型说明
1. 收缩性心衰(HFrEF)
- 特点: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降低(EF < 40%)
- 常见原因: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
- 治疗重点:使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2. 舒张性心衰(HFpEF)
- 特点: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但舒张功能受损
- 常见原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
- 治疗重点:控制血压、减轻体重、改善代谢
3. 急性心衰
- 特点:病情发展迅速,可能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严重症状
- 常见表现:急性肺水肿、严重呼吸困难
- 处理方式:紧急处理,如使用强心药、利尿剂、吸氧等
4. 慢性心衰
- 特点:病程较长,症状逐渐加重
- 常见表现:持续乏力、活动后气短、下肢水肿
- 治疗目标:长期管理,延缓病情进展
三、心衰的预防与日常管理
- 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 健康生活方式: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 定期随访:监测体重、血压、心功能变化
- 避免诱因:如感染、情绪波动、过度劳累等
四、结语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管理,多数患者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了解心衰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心脏健康的关注,及时发现并干预相关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