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骤停是什么】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身体各器官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否则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脑损伤。
心搏骤停不同于心脏病发作(心肌梗死),后者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而心搏骤停则是心脏电活动的异常,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常见原因包括心脏病、严重创伤、溺水、窒息、中毒等。
心搏骤停的关键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心脏突然停止跳动,血液循环中断 |
症状 | 意识丧失、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无脉搏 |
原因 | 心脏病、外伤、溺水、窒息、中毒等 |
急救措施 |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
预后 | 及时救治可提高生存率,延迟治疗则后果严重 |
与心脏病发作的区别 | 心脏病发作是心肌缺血,心搏骤停是心脏电活动异常 |
心搏骤停的应对方法
1. 确认意识状态: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喊,观察是否有反应。
2. 检查呼吸:观察胸腹部是否有起伏,听是否有呼吸声。
3. 拨打急救电话:立即联系当地急救服务。
4. 开始心肺复苏(CPR):双手交叠放在患者胸部中央,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按压,深度约5-6厘米。
5. 使用AED:如有条件,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电击。
结语
心搏骤停是一种突发且危险的状况,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在等待专业医疗救助的同时,及时的现场处理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建议公众定期参加心肺复苏培训,增强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