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咽结合膜热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仟吉Kengee

咽结合膜热】咽结合膜热(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是一种由腺病毒(主要为腺病毒3型和7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儿童群体,尤其在夏秋季高发。该病以发热、咽部炎症及结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一、疾病概述

项目 内容
疾病名称 咽结合膜热
病原体 腺病毒(常见为3型、7型)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儿童、青少年为主,免疫力低下者易感
发病季节 夏季、秋季多见
潜伏期 5-7天
传染期 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7天

二、临床表现

咽结合膜热的典型症状包括:

1. 发热:多为中度或高热,持续3-5天。

2. 咽部炎症:咽痛、咽部充血,常伴有扁桃体肿大。

3. 结膜炎:双眼红肿、流泪、分泌物增多,单侧或双侧发生。

4. 其他症状:可能伴有咳嗽、流涕、头痛、乏力等。

三、诊断方法

诊断方式 说明
临床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及流行病学史进行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 可通过咽拭子或结膜分泌物检测腺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增加

四、治疗与护理

治疗方式 说明
对症治疗 退热、止痛、缓解咽痛等
局部用药 眼药水缓解结膜炎症状
抗病毒药物 一般无需使用,仅在严重病例中考虑
休息与营养 充足休息,多饮水,保持营养均衡

五、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说明
个人卫生 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鼻、口
环境卫生 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公共物品
隔离患者 患者应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直至症状消失
接种疫苗 目前尚无针对腺病毒的通用疫苗,但可通过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六、总结

咽结合膜热是一种由腺病毒引发的常见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群体,表现为发热、咽炎和结膜炎。虽然多数病例为自限性,但仍需注意对症处理与隔离防护。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是预防该病的关键措施。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