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怎么回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简称AFLP)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妊娠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妊娠晚期,尤其是在孕晚期的最后三个月。该病以肝脏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堆积为特征,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甚至肝衰竭,对孕妇和胎儿均有较高风险。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以下是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总结性介绍,并附有相关数据表格。
一、什么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与妊娠相关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尤其是初产妇中更为常见。其特点是肝脏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导致肝功能受损。该病在临床上较为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延误治疗。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AFLP的确切病因,但有以下几种可能的诱因:
-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 代谢异常:如脂蛋白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
- 激素变化:妊娠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剧烈变化,可能影响肝脏代谢功能。
- 营养不良或饮食不当:部分病例与孕期营养摄入不足有关。
三、临床表现
AFLP的症状通常在妊娠28周以后出现,常见症状包括:
症状 | 描述 |
恶心、呕吐 | 常见于早期,类似妊娠剧吐 |
右上腹疼痛 | 肝脏肿大引起的不适 |
黄疸 | 皮肤和眼白发黄 |
高血压 | 可能伴随子痫前期 |
凝血障碍 | 如出血倾向、瘀斑等 |
意识模糊 | 严重时可出现肝性脑病 |
四、诊断方法
AFLP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诊断方法 | 说明 |
血液检查 | 包括肝功能指标(ALT、AST)、凝血功能、胆红素等 |
尿液检查 | 可发现酮体 |
影像学检查 | B超或CT可见肝脏脂肪浸润 |
病理检查 | 肝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但较少使用 |
五、治疗方法
AFLP的治疗原则是及时终止妊娠并给予支持治疗:
治疗措施 | 说明 |
终止妊娠 | 多数情况下需立即分娩以减轻病情 |
支持治疗 | 包括输液、纠正电解质失衡、控制高血压等 |
护肝治疗 | 使用保肝药物辅助恢复肝功能 |
监测并发症 | 如肝衰竭、肾功能损害、凝血障碍等 |
六、预后与预防
- 预后:若及时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康复,但延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 预防:目前尚无明确的预防方法,但定期产检、关注身体异常信号有助于早期发现。
七、总结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虽然发病率低,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了解其症状、病因、诊断和治疗方式对于提高母婴安全至关重要。孕妇应重视孕期健康,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表格总结: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关键信息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
英文名称 | 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 (AFLP) |
发病时间 | 多见于妊娠晚期(28周以后) |
常见人群 | 初产妇、多胎妊娠者 |
主要症状 | 恶心、右上腹痛、黄疸、高血压、凝血障碍等 |
诊断方法 | 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肝活检 |
治疗原则 | 终止妊娠 + 支持治疗 |
预后 | 及时治疗可恢复,延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
预防 | 无明确方法,定期产检是关键 |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您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怎么回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如有相关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