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也称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电信号完全无法传递。这种状况会导致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跳动,心室的节律由自身的起搏点控制,通常比正常心率慢,可能引发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详细总结:
一、基本概念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英文名称 | Third-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 Complete heart block |
定义 | 心房与心室之间电信号完全不能传导,两者各自独立跳动 |
发生机制 | 房室结或希氏束以上部位传导中断,导致心室由自身节律控制 |
二、病因
常见原因 | 说明 |
心脏病 | 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梗死等 |
药物影响 | 如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 |
先天因素 | 小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
炎症或感染 | 如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 |
手术或创伤 | 心脏手术后或外伤影响传导系统 |
三、临床表现
症状 | 说明 |
头晕、乏力 | 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 |
晕厥 | 心室率过慢导致短暂意识丧失 |
呼吸困难 | 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
胸痛 | 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 |
心悸 | 心室自主节律引起的心跳感 |
四、诊断方法
诊断手段 | 说明 |
心电图(ECG) | 显示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心房与心室各自独立跳动 |
动态心电图(Holter) | 记录长时间心律变化,评估病情稳定性 |
心脏超声 | 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 |
心脏电生理检查 | 用于复杂病例,明确传导阻滞位置 |
五、治疗方式
治疗方式 | 说明 |
药物治疗 | 如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用于临时提升心率 |
临时起搏器 | 在急性期使用,维持心率稳定 |
永久起搏器 | 对于长期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正常心律 |
病因治疗 | 针对原发疾病进行干预,如治疗心肌炎或调整药物 |
六、预后情况
项目 | 说明 |
急性期 | 若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
慢性期 | 需要长期管理,植入起搏器是常见措施 |
并发症 | 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晕厥反复发作等 |
生活质量 | 通过合理治疗,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 |
七、注意事项
- 定期复查心电图及心脏功能;
- 避免使用可能加重传导阻滞的药物;
- 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植入起搏器后需定期随访,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总结: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需引起高度重视。早期识别、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对于患者而言,了解病情、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