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支架手术】心血管支架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的常见介入性治疗方法。该手术通过在狭窄的血管内放置一个金属支架,以保持血管通畅,改善心脏供血,从而缓解心绞痛、预防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一、手术概述
心血管支架手术,全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通过导管将支架送入冠状动脉,扩张狭窄部位的一种微创手术。此方法相比传统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二、适应症
适应症类型 | 说明 |
稳定型心绞痛 |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考虑 |
不稳定型心绞痛 | 需紧急处理以防止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 | 快速开通闭塞血管以挽救心肌 |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明显狭窄 | 如狭窄程度超过70% |
三、手术过程简述
1. 术前准备:患者进行心电图、血液检查及冠脉造影评估。
2. 局部麻醉:通常在手腕或腹股沟处穿刺血管。
3. 导管插入: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
4. 球囊扩张:使用球囊扩张狭窄的血管。
5. 支架植入:在扩张后的部位放置支架,保持血管通畅。
6. 术后观察: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出血或血栓形成。
四、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护理项目 | 注意事项 |
活动限制 |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 |
饮食建议 | 低盐低脂饮食,多饮水 |
药物管理 | 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
复诊安排 | 定期复查心功能和支架情况 |
五、风险与并发症
并发症类型 | 发生率 | 说明 |
出血或血肿 | 1-2% | 常见于穿刺部位 |
血栓形成 | 0.5-1% | 术后需严格服药预防 |
支架内再狭窄 | 5-10% | 可能需要再次干预 |
过敏反应 | <1% | 对造影剂或药物过敏者 |
六、总结
心血管支架手术是一项成熟且有效的治疗手段,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冠状动脉疾病。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安全性不断提高,患者恢复也更加迅速。然而,术后仍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随访,以确保长期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