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细菌性痢疾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羌溪论坛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由志贺菌属(Shigella)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或直接接触传播,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尤其在夏秋季节高发。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严重时可引发脱水、休克甚至死亡。

一、病因与传播途径

项目 内容
病原体 志贺菌属(Shigella spp.),分为四种:福氏、宋内、鲍氏和痢疾杆菌
传播途径 食物、水源污染;接触传播(如手-口途径);苍蝇传播
易感人群 儿童、免疫力低下者、卫生条件差的人群

二、临床表现

症状 描述
发热 多为低至中度发热,部分患者高热
腹痛 腹部绞痛,多位于左下腹
腹泻 初期为稀便,后转为黏液脓血便
里急后重 排便次数频繁但每次量少,有排不净感
全身症状 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三、诊断方法

方法 说明
粪便常规检查 检查白细胞、红细胞及吞噬细胞
粪便培养 分离志贺菌,确定菌型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感染
快速抗原检测 快速筛查志贺菌抗原

四、治疗方式

类型 药物/方法 说明
抗生素治疗 如氟喹诺酮类、三代头孢、复方新诺明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
对症治疗 补液、退热、止泻 防止脱水,缓解症状
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休息 促进恢复

五、预防措施

措施 内容
个人卫生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
饮食卫生 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食物
环境管理 加强垃圾处理,防止苍蝇滋生
公共卫生 定期消毒公共设施,加强卫生宣传

六、注意事项

- 患者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粪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 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等;

- 儿童和老人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 若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脱水、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结: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由志贺菌引起,传播途径广泛,症状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同时加强个人和公共卫生管理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