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锁喉痈】锁喉痈是中医术语,指发生在颈部咽喉部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伴有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该病多因外感风热之邪或体内湿热积聚所致,属于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以下是对“锁喉痈”的详细总结。
一、概述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锁喉痈 |
英文名称 | Locking Throat Abscess |
所属医学领域 | 中医外科 |
病因 | 外感风热、湿热内蕴、饮食不节等 |
病位 | 颈部咽喉部位 |
症状 | 红肿热痛、吞咽困难、发热、局部压痛等 |
治疗方式 | 中药清热解毒、外敷、必要时切开排脓 |
二、病因与诱因
1. 外感风热:气候炎热或受凉后,风热之邪侵入肺卫,郁而化火,上攻咽喉。
2. 湿热内蕴: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熏蒸咽喉。
3. 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易受外邪侵袭,导致病情加重。
4. 局部损伤:咽喉部曾有创伤或感染,如扁桃体炎、咽炎等,可能诱发锁喉痈。
三、临床表现
症状 | 描述 |
局部红肿 | 咽喉部出现明显红肿,边界不清 |
疼痛剧烈 | 吞咽时疼痛加剧,甚至影响进食 |
发热 | 多为高热,伴随寒战 |
咽喉阻塞感 | 呼吸不畅,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困难 |
舌苔黄腻 | 舌质红,舌苔黄厚腻,提示湿热内盛 |
四、辨证分型
类型 | 特点 |
风热犯肺型 | 症见发热、咽痛、咳嗽、痰黄 |
湿热蕴结型 | 症见咽喉肿痛、口苦、尿赤、舌苔黄腻 |
热毒壅盛型 | 症见高热、咽喉肿痛剧烈、吞咽困难、舌红苔黄 |
五、治疗原则与方法
治疗方式 | 方法说明 |
中药治疗 |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常用方剂如五味消毒饮、普济消毒饮等 |
外敷疗法 | 使用中药膏药或散剂外敷患处,缓解局部症状 |
针灸疗法 | 可辅助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
手术治疗 | 若形成脓肿,需切开排脓,防止病情恶化 |
六、预防与调护
1. 保持口腔卫生:勤漱口,避免细菌滋生。
2. 饮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3. 增强体质: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
4. 及时治疗原发病:如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等,避免诱发锁喉痈。
七、注意事项
- 锁喉痈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 患者应尽早就医,避免自行挤压或热敷,以免加重感染。
- 治疗期间应避免饮酒和吃刺激性食物。
总结:锁喉痈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外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咽喉部位的红肿热痛,多由外感风热或内伤湿热引起。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配合外敷或手术排脓。日常应注意预防,加强体质,避免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