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迅速发生。它属于I型超敏反应,主要由免疫系统对某些物质(如食物、药物、昆虫毒液等)过度反应引起。由于其发展迅速且病情严重,及时识别和处理至关重要。
一、概述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过敏性休克 |
定义 | 一种由免疫系统对特定过敏原产生的剧烈反应,导致全身性症状,可能危及生命。 |
发生机制 | 免疫系统误将无害物质识别为威胁,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引发血管扩张、组织水肿、血压骤降等。 |
常见诱因 | 食物(如花生、海鲜)、药物(如青霉素)、昆虫叮咬(如蜜蜂)、乳胶等。 |
发病速度 | 快速,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发生。 |
危险程度 | 高,可导致呼吸困难、心脏骤停甚至死亡。 |
二、典型症状
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发展迅速,常见表现包括:
症状类型 | 具体表现 |
呼吸系统 | 喘息、气道肿胀、呼吸困难、声音嘶哑 |
循环系统 | 血压下降、心跳加快或减弱、晕厥 |
皮肤表现 | 荨麻疹、瘙痒、红斑、肿胀 |
消化系统 | 腹痛、呕吐、腹泻 |
神经系统 | 头晕、意识模糊、昏迷 |
三、诊断与处理
项目 | 内容 |
诊断依据 | 病史、症状、体征,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液中的组胺水平)。 |
紧急处理 | 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注射(如EpiPen),保持患者平躺并抬高双腿,确保呼吸道通畅。 |
后续治疗 | 给予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补液等支持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
预防措施 | 对已知过敏原进行避免,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定期复诊评估过敏风险。 |
四、预防与管理
- 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对花生过敏者应避免食用含花生制品。
- 佩戴医疗警示标识:如手环或项链,注明过敏信息。
- 教育与培训:患者及其家属应了解如何识别过敏反应及使用肾上腺素笔。
- 定期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过敏测试和长期管理。
五、总结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突发且严重的过敏反应,若不及时处理可能致命。了解其诱因、症状及应对方法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关键。对于高风险人群,做好预防和应急准备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