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petCT检查什么】一、
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计算机断层成像的结合)是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评估。它结合了PET的功能性成像和CT的解剖成像,能够提供更全面、精准的病情信息。
全身PET-CT检查主要用于检测体内是否存在恶性肿瘤、判断肿瘤的分期、评估治疗效果以及监测复发情况。此外,它在心脏疾病和脑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二、表格:全身PET-CT检查的主要内容及用途
检查项目 | 说明 | 应用场景 |
肿瘤筛查 | 通过示踪剂(如FDG)探测体内代谢活跃的组织,识别潜在肿瘤 | 常用于癌症早期发现、良恶性鉴别 |
肿瘤分期 | 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是否转移 | 用于制定治疗方案 |
疗效评估 | 比较治疗前后PET-CT图像变化,判断治疗效果 | 化疗、放疗后评估疗效 |
复发监测 | 监测治疗后是否有残留或复发病灶 | 常用于癌症患者随访 |
心脏疾病 | 评估心肌血流、心肌活力等 | 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诊断 |
神经系统疾病 | 检测脑部代谢异常,辅助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诊断 | 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识别 |
三、注意事项
1. 检查前准备:通常需空腹4-6小时,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安静状态。
2. 注射示踪剂:检查前会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如氟脱氧葡萄糖(FDG)。
3. 检查时间:整个过程约1小时左右,包括等待示踪剂分布的时间。
4. 辐射暴露:虽然有一定辐射,但剂量在安全范围内,医生会根据需要评估风险与收益。
四、总结
全身PET-CT是一项综合性的影像技术,能为多种疾病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其优势在于功能与结构的结合,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对于有相关症状或高风险人群,及时进行PET-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