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是什么意思】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简称CK)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的酶,主要参与能量代谢过程。它在肌肉组织中含量较高,尤其在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中分布较多。肌酸激酶的作用是催化磷酸肌酸与ATP之间的相互转化,帮助维持细胞内的能量平衡。
了解肌酸激酶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身体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在心脏和肌肉相关疾病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一、总结
肌酸激酶是一种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酶,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中。其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肌肉损伤、心肌梗死或其他相关疾病。检测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有助于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二、肌酸激酶相关知识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
别名 | 磷酸肌酸激酶、CK |
主要功能 | 催化磷酸肌酸与ATP之间的转化,维持细胞能量供应 |
主要分布部位 | 心肌、骨骼肌、脑组织 |
常见检测指标 | CK总活性、CK-MB(心肌型)、CK-MM(骨骼肌型)、CK-BB(脑型) |
升高原因 | 心肌梗死、肌肉损伤、剧烈运动、脑损伤等 |
临床意义 | 用于诊断心肌损伤、肌肉疾病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
正常参考范围(男性) | 38–174 U/L |
正常参考范围(女性) | 26–140 U/L |
三、结语
肌酸激酶作为一项重要的血液生化指标,在临床中被广泛用于评估心脏和肌肉的健康状况。通过了解其基本概念和检测意义,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关注自身健康,并在必要时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