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是怎么回事】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简称OME)是一种常见的中耳疾病,主要表现为中耳腔内积聚非感染性的液体,但没有明显的急性炎症症状。它多发于儿童,但也可能发生在成年人身上。这种疾病常常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腺样体肥大等因素有关。
一、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中耳内的液体无法正常排出,导致中耳压力变化和听力下降的一种疾病。它通常不伴有发热或剧烈耳痛,因此容易被忽视。如果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对听力造成影响,甚至影响语言发育。常见诱因包括感冒、过敏、鼻窦炎等。治疗方法包括观察随访、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分泌性中耳炎 |
英文名称 |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 |
定义 | 中耳腔内积聚非感染性液体,无明显急性炎症表现 |
常见人群 | 儿童为主,成人也可能发生 |
主要症状 | 听力下降、耳闷、耳鸣、轻微耳痛(部分人无症状) |
常见原因 | 上呼吸道感染、过敏、腺样体肥大、咽鼓管功能障碍 |
诊断方法 | 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听力检查 |
治疗方法 | 观察随访、药物治疗(如抗组胺药、鼻用激素)、鼓膜穿刺或置管术 |
并发症 | 长期听力损失、语言发育迟缓、中耳粘连 |
预防措施 | 避免感冒、控制过敏、及时治疗鼻部疾病 |
三、小结
分泌性中耳炎虽然不像急性中耳炎那样剧烈,但其潜在影响不容忽视。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听力变化,尤其是反复感冒或有鼻塞史的儿童。及时就医、合理治疗是避免长期听力损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