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检查是什么】病理检查是医学中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主要用于对组织、细胞或体液进行分析,以明确疾病性质、判断病变程度及指导治疗方案。它在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病理检查的定义
病理检查是指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实验室分析,对从人体中取出的组织样本(如活检标本、手术切除物)或体液样本(如血液、尿液)进行病理学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病变、病变类型及严重程度的一种医学检查方法。
二、病理检查的类型
类型 | 说明 | 常见应用场景 |
组织病理检查 | 对取下的组织进行切片、染色后显微镜观察 | 肿瘤、炎症、器官病变等 |
细胞学检查 | 对脱落细胞进行涂片染色分析 | 宫颈癌筛查、痰液细胞检查等 |
免疫组化检查 | 利用抗体检测特定蛋白表达 | 确定肿瘤类型、分化程度 |
分子病理检查 | 检测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 | 癌症精准治疗、遗传病诊断 |
尿液/血液病理检查 | 对体液成分进行分析 | 肾脏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
三、病理检查的意义
1. 明确诊断: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性质,如良性或恶性。
2. 指导治疗:根据病理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3. 评估疗效:通过复查病理判断治疗效果。
4. 预后判断:某些病理特征可预测疾病的进展和生存率。
四、病理检查的过程
1. 取样: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获取病变组织。
2. 固定与处理:将组织放入固定液中保存,并进行脱水、包埋、切片等处理。
3. 染色:常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显示细胞结构。
4. 显微镜观察:由病理医生进行细胞和组织结构分析。
5. 出具报告:根据观察结果撰写病理诊断报告。
五、注意事项
- 病理检查需要专业设备和经验丰富的病理医生。
- 取样部位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风险。
- 部分检查可能有轻微不适或并发症,需遵医嘱。
总结
病理检查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无论是肿瘤还是其他疾病,病理检查都能发挥关键作用,帮助患者获得更精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