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是什么】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瓣膜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导致血液在心脏内流动不畅或出现反流的疾病。正常情况下,心脏的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能够确保血液单向流动,维持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当这些瓣膜因病变而无法正常开闭时,就会引发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因素引起的,如风湿热、感染、退行性变等。根据瓣膜的功能障碍类型,可分为狭窄(瓣膜开口变小)、关闭不全(瓣膜不能完全闭合)以及混合型病变。
一、心脏瓣膜病的分类
瓣膜类型 | 病变类型 | 说明 |
二尖瓣 | 狭窄 | 左心房到左心室的血流受阻 |
二尖瓣 | 关闭不全 | 血液从左心室回流到左心房 |
三尖瓣 | 狭窄 | 右心房到右心室的血流受阻 |
三尖瓣 | 关闭不全 | 血液从右心室回流到右心房 |
主动脉瓣 | 狭窄 | 左心室到主动脉的血流受阻 |
主动脉瓣 | 关闭不全 | 血液从主动脉回流到左心室 |
肺动脉瓣 | 狭窄 | 右心室到肺动脉的血流受阻 |
肺动脉瓣 | 关闭不全 | 血液从肺动脉回流到右心室 |
二、常见病因
- 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多由链球菌感染引起。
- 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瓣膜逐渐变硬或增厚。
- 感染性心内膜炎:细菌或真菌感染瓣膜组织。
- 先天性畸形:出生时瓣膜结构异常。
- 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后影响瓣膜功能。
三、症状表现
心脏瓣膜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 呼吸困难
- 易疲劳
- 心悸
- 胸痛
- 晕厥
- 下肢水肿
四、诊断方法
- 听诊:医生通过听诊器发现心脏杂音。
-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评估瓣膜结构和功能。
- 心电图(ECG):检测心律和心脏电活动。
- 胸部X光:观察心脏大小和肺部情况。
- 心脏CT或MRI: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
五、治疗方式
治疗方式 | 适用情况 |
药物治疗 | 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如抗凝药、利尿剂等) |
瓣膜修复 | 适用于部分患者,保留原有瓣膜功能 |
瓣膜置换 | 严重病变时,用人工瓣膜或生物瓣膜替代 |
经导管介入治疗 | 如经皮二尖瓣夹合术、主动脉瓣置换术等 |
六、预后与生活方式管理
大多数心脏瓣膜病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 定期复查
- 避免剧烈运动
- 控制血压和血糖
- 预防感染(尤其是牙科和皮肤感染)
- 保持健康饮食和良好作息
总之,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但可治疗的心脏疾病。了解其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