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纤颤是什么意思】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的上部腔室(心房)出现不规则、快速且无序的电活动,导致心房收缩功能紊乱。这种异常的心律不仅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中风、心力衰竭等。
一、心房纤颤的基本概念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心房纤颤 |
英文名称 | Atrial Fibrillation (AF) |
定义 | 心房电活动紊乱,导致心房不规则、快速跳动 |
发病机制 | 心房内电信号传导异常,心房肌纤维失去同步收缩 |
常见症状 | 心悸、气短、乏力、头晕、胸闷等 |
风险因素 | 高血压、心脏病、年龄增长、饮酒、肥胖等 |
二、心房纤颤的分类
根据发作持续时间,心房纤颤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类型 | 定义 | 持续时间 |
首次发作 | 第一次出现的房颤 | 通常为短暂性 |
阵发性房颤 | 发作后可在7天内自行终止 | 发作间隔不定 |
持续性房颤 | 持续超过7天,需药物或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 | 可能需要长期治疗 |
永久性房颤 | 心律无法恢复或患者拒绝恢复治疗 | 需长期控制心率和预防血栓 |
三、心房纤颤的危害
危害 | 说明 |
血栓形成 | 心房收缩不良易导致血液淤积,形成血栓,增加中风风险 |
心力衰竭 | 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加重心脏负担 |
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 如心悸、疲劳等影响日常活动 |
增加死亡率 | 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
四、心房纤颤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 说明 |
药物治疗 | 包括抗凝药(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控制心率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等 |
电复律 | 通过电击恢复窦性心律,适用于紧急情况 |
导管消融术 | 通过射频消融破坏异常电信号来源,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患者 |
生活方式调整 | 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运动等有助于预防复发 |
五、心房纤颤的预防
预防措施 | 说明 |
控制基础疾病 | 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
健康饮食 | 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多吃蔬果 |
规律作息 | 保持良好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
定期体检 | 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定期监测心电图 |
总结
心房纤颤是一种常见但不可忽视的心律失常疾病,其特点是心房电活动紊乱,可能导致多种严重后果。了解其定义、分类、危害及治疗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有效管理。对于有相关风险因素的人群,应积极进行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检查,以降低发病风险并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