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肠梗阻的表现有哪些】小儿急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多发于婴幼儿,病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甚至危及生命。了解其典型表现对于早期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
小儿急性肠梗阻的主要表现包括腹痛、呕吐、腹胀、排便异常等。这些症状常在短时间内出现,并可能逐渐加重。此外,患儿还可能出现发热、精神萎靡、脱水等全身性表现。不同年龄的儿童在症状上略有差异,但总体遵循相似的临床特征。
家长或医护人员应特别注意以下情况:如果孩子突然剧烈哭闹、拒绝进食、腹部明显膨胀、停止排气排便,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二、表格展示
症状 | 描述 |
腹痛 | 剧烈、阵发性,常表现为间歇性哭闹,持续时间短,缓解后再次发作。 |
呕吐 | 多为频繁、喷射状,初为胃内容物,后期可含胆汁或粪样物质。 |
腹胀 | 腹部膨胀明显,触诊时有紧张感,可能伴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
排便异常 | 停止排便或仅有少量黏液、血丝,严重者可能完全无排便。 |
发热 | 部分患儿可伴有低热或高热,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肠缺血。 |
精神状态改变 | 易烦躁、嗜睡、反应迟钝,提示病情较重或已出现脱水。 |
脱水表现 | 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 |
其他 | 可能出现腹泻、便秘交替,或伴有肠鸣音亢进等体征。 |
三、注意事项
-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如新生儿更易表现为腹胀、呕吐,而较大儿童则更易表达腹痛。
- 急性肠梗阻需与肠绞痛、胃肠炎、阑尾炎等疾病鉴别,必要时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腹部X光、B超)进行诊断。
- 一旦怀疑急性肠梗阻,应立即送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
结语:
小儿急性肠梗阻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急症,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是关键。家长应提高警惕,关注孩子的异常表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