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处理】糖尿病高渗性昏迷(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tate, HHS)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常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其主要特征为血糖显著升高、血浆渗透压增高、脱水严重,但无明显酮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一、概述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由于胰岛素相对不足或作用减弱,导致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进而引发高血糖、脱水和代谢紊乱。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不同,HHS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酮体生成,但血浆渗透压可高达320 mOsm/kg以上。
二、临床表现
症状 | 描述 |
极度口渴 | 患者常有强烈的口渴感,饮水量增加 |
多尿 | 尿量明显增多,尤其在夜间 |
脱水 | 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血压下降等 |
意识障碍 | 可表现为嗜睡、昏迷或精神错乱 |
乏力 | 全身无力、反应迟钝 |
三、诊断标准
指标 | 正常范围 | HHS标准 |
血糖 | <140 mg/dL | >600 mg/dL |
血浆渗透压 | <300 mOsm/kg | >320 mOsm/kg |
酮体 | 阴性或轻度阳性 | 通常阴性 |
pH值 | 7.35–7.45 | 一般正常或轻度降低 |
四、处理原则
步骤 | 内容 |
1. 评估病情 | 判断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脱水程度 |
2. 补液治疗 | 早期快速补液,纠正脱水,常用生理盐水 |
3. 胰岛素治疗 | 静脉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避免过快下降 |
4. 监测血糖 | 每小时监测一次,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 |
5. 预防并发症 | 注意电解质平衡,预防低钾、脑水肿等 |
6. 寻找诱因 | 如感染、药物影响、饮食不当等,针对性处理 |
五、注意事项
- 避免血糖下降过快:建议每小时下降不超过1.1 mmol/L(20 mg/dL),以防止脑水肿。
- 补液速度需个体化:根据患者体重、脱水程度和心功能调整。
- 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变化、抽搐等,及时处理。
- 避免使用含糖液体:除非血糖低于一定水平,否则应使用生理盐水。
六、预后与预防
多数患者在及时治疗后可恢复,但若延误治疗,死亡率较高。预防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诱发因素,如感染、应激等。
总结: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紊乱,需迅速识别和处理。通过补液、胰岛素治疗和对因处理,可有效改善预后。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以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