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主动脉剥离】一、
心脏主动脉剥离(Aortic Dissection)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指主动脉内膜撕裂后,血液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真假两腔,可能导致主动脉破裂或重要器官供血中断。该病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根据病理特征和发病时间,主动脉剥离可分为两种类型:Stanford A型和Stanford B型。前者涉及升主动脉,通常需要紧急手术;后者仅限于降主动脉,部分患者可选择药物治疗或介入治疗。
早期识别症状(如剧烈胸痛、血压差异、肢体缺血等)是关键,影像学检查(如CT血管造影、MRI)在诊断中起决定性作用。治疗目标为控制血压、缓解疼痛、防止病情恶化,并根据类型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心脏主动脉剥离 |
英文名称 | Aortic Dissection |
定义 | 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中层形成假腔,导致血管壁分层 |
发病率 | 约每年每10万人中2.9-3.5例 |
常见病因 |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外伤、妊娠等 |
典型症状 | 突发剧烈胸痛(常被描述为“撕裂样”)、血压差异、肢体缺血、意识障碍等 |
分型(Stanford分类) | A型:累及升主动脉;B型:仅限于降主动脉 |
诊断方法 | CT血管造影(首选)、MRI、超声心动图、X线等 |
治疗方法 | A型:急诊手术;B型:药物控制+可能介入治疗 |
并发症 | 主动脉破裂、心包填塞、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 |
预后 |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生存率,延误治疗则死亡率极高 |
三、结语:
心脏主动脉剥离是一种致命性疾病,及时识别与处理至关重要。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血管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剧烈胸痛或其他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