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镜下血尿】镜下血尿是指在尿液中存在红细胞,但肉眼无法直接看到尿液颜色变红,必须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这种情况通常提示泌尿系统可能存在某些疾病或异常,如肾炎、结石、感染等。
一、
镜下血尿是医学上常见的一个现象,指的是尿液中红细胞数量超过正常范围,但尿液外观正常。它可能是多种疾病的早期信号,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了解镜下血尿的定义、成因、症状和检查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尿液中含有红细胞,但肉眼无法观察到尿液颜色变化,需通过显微镜检查确认。 |
正常范围 | 每高倍视野(HPF)红细胞数 ≤ 3 个。 |
常见原因 | 肾小球肾炎、泌尿道感染、肾结石、肿瘤、外伤、药物影响等。 |
症状 | 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尿频、尿急、腰痛、水肿等。 |
检查方法 | 尿常规检查 + 显微镜检查;必要时进行肾功能、B超、CT等进一步检查。 |
是否严重 | 取决于病因,部分情况较轻,部分可能为严重疾病的表现。 |
是否需治疗 | 需根据具体病因决定,如感染需抗生素,肾病需对症治疗。 |
三、注意事项
镜下血尿虽然不一定会引起明显不适,但不能忽视。建议发现后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诊断,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