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脉症是什么】无脉症,医学上称为“无脉症候群”或“Takayasu动脉炎”,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炎症性血管疾病,主要影响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该病多发于年轻女性,尤其是亚洲人群,其特点是血管壁的炎症导致血管狭窄、闭塞或扩张,进而影响血液供应。
无脉症的症状可能逐渐出现,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肢体麻木、视力模糊、高血压等症状。由于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
一、无脉症概述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无脉症 |
英文名称 | Takayasu Arteritis |
疾病类型 | 自身免疫性血管炎 |
主要影响部位 | 主动脉及其分支(如颈动脉、锁骨下动脉等) |
发病年龄 | 多见于15-35岁,尤其是女性 |
病因 | 不明,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 |
症状 | 头晕、乏力、肢体麻木、视力模糊、高血压等 |
诊断方法 | 血管造影、超声、MRI、CT等影像学检查 |
治疗 | 抗炎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手术干预等 |
二、无脉症的常见症状
症状 | 描述 |
头晕 | 因脑部供血不足引起 |
乏力 | 长期缺氧导致全身疲乏 |
肢体麻木 | 由于四肢供血不足 |
视力模糊 | 可能因视网膜动脉受累 |
高血压 | 常见于肾动脉受累时 |
胸痛或心悸 | 心脏供血不足所致 |
脉搏减弱或消失 | 为本病典型特征之一 |
三、无脉症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要点:
- 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血管病变部位
- 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如炎症指标升高)
- 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大动脉炎、动脉硬化等)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常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
-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狭窄或闭塞者,如血管成形术、搭桥术等
- 长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
四、总结
无脉症是一种以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常表现为脉搏减弱或消失,伴随多种全身症状。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患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长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