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是什么】肾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肾脏。它是全身性结核病的一部分,通常由肺结核扩散至肾脏引起,但也可能通过血液传播或直接蔓延而来。肾结核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肾脏损伤甚至肾功能衰竭。
以下是关于肾结核的详细总结:
肾结核简介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肾结核 |
病原体 |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
发病部位 | 主要发生在肾脏,也可波及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 |
传播途径 | 常见为血行播散,少数为直接蔓延或上行感染 |
临床表现 | 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腰痛、低热、盗汗、乏力等 |
诊断方法 | 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结核菌培养、病理检查等 |
治疗方式 | 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严重时需手术干预 |
预后情况 | 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预后良好,延误治疗易导致肾功能损害 |
肾结核的主要症状
症状 | 说明 |
尿频、尿急、尿痛 | 类似膀胱炎的表现,常被误诊 |
血尿 | 可能为肉眼或镜下血尿 |
腰痛 | 多为单侧,可伴有压痛 |
全身症状 | 如低热、盗汗、体重减轻、乏力等 |
肾功能异常 | 晚期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 |
肾结核的诊断要点
1. 病史询问:是否有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病史。
2. 实验室检查:
- 尿常规:可见红细胞、白细胞。
- 尿结核菌培养: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3. 影像学检查:
- B超:观察肾脏形态、结构变化。
- CT或MRI:更清晰地显示病变范围。
4. 病理检查:必要时进行肾穿刺活检。
肾结核的治疗方法
方法 | 说明 |
抗结核药物治疗 | 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需长期规律用药 |
手术治疗 | 适用于严重肾积水、肾功能丧失、无法控制的感染等情况 |
对症支持治疗 | 包括营养支持、控制并发症等 |
预防与注意事项
- 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结核,防止其扩散至肾脏。
-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避免接触结核患者,尤其是开放性肺结核患者。
- 定期体检,特别是有结核病史者。
总之,肾结核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危害较大,应引起足够重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