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分类】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一种突发的肾脏功能障碍,通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GFR)急剧下降,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和液体平衡失调。根据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AKI可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分类的总结与归纳。
一、按病因分类
分类 | 病因 | 特点 |
肾前性AKI | 血容量不足、心排血量减少、血管扩张等 | 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但肾实质无明显损伤 |
肾性AKI | 肾小管坏死、肾小球疾病、间质性肾炎等 | 肾实质本身受损,如缺血或毒素引起的肾小管损伤 |
肾后性AKI | 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等) | 尿液排出受阻,导致肾盂压力升高,影响肾功能 |
二、按病理生理机制分类
分类 | 病理机制 | 常见原因 |
缺血性AKI | 肾脏供血不足 | 大出血、休克、严重脱水等 |
中毒性AKI | 毒物或药物对肾小管的直接损伤 | 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重金属等 |
感染相关性AKI | 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 | 败血症、病毒感染等 |
自身免疫性AKI | 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肾脏 |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 |
三、按临床分期分类(RIFLE标准)
RIFLE标准是用于评估AKI严重程度的一种方法,分为五个阶段:
分期 | 肌酐变化 | 尿量变化 | 说明 |
R(Risk) | 肌酐升高1.5倍 | 尿量<0.5 mL/kg/h持续6小时 | 轻度肾功能异常 |
I(Injury) | 肌酐升高2倍 | 尿量<0.5 mL/kg/h持续12小时 | 中度肾功能损伤 |
F(Failure) | 肌酐升高3倍或需透析 | 尿量<0.3 mL/kg/h持续24小时或无尿24小时 | 严重肾功能衰竭 |
L(Loss) | 肾功能丧失超过4周 | — | 持续性肾功能丧失 |
E(End-stage) | 肾功能丧失超过3个月 | — | 慢性肾功能衰竭 |
四、按发生部位分类
分类 | 发生部位 | 特点 |
肾小管性AKI |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 常见于中毒、缺血 |
肾小球性AKI | 肾小球结构或功能异常 | 如急性肾小球肾炎 |
间质性AKI | 肾间质水肿或炎症 | 常见于药物过敏、感染等 |
五、按是否可逆分类
分类 | 是否可逆 | 特点 |
可逆性AKI | 是 | 早期干预可恢复肾功能 |
不可逆性AKI | 否 | 肾脏组织出现不可逆损伤,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病 |
总结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分类有助于临床医生快速判断病因、制定治疗方案,并评估预后。不同类型的AKI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上存在差异,因此准确的分类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诊疗中,应结合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结果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