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泻是怎么回事】急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指在短时间内(一般24至72小时内)出现的频繁、稀薄或水样的大便。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反应等。虽然大多数情况下症状较轻,但严重时也可能引发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及时处理。
一、急性腹泻的常见原因
原因类型 | 具体因素 |
感染性 | 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寄生虫(如贾第虫) |
食物相关 | 食物中毒、过量食用辛辣或油腻食物、乳糖不耐受 |
药物反应 | 抗生素使用、某些抗酸药、化疗药物等 |
其他 | 应激、肠道功能紊乱、过敏反应等 |
二、典型症状
症状 | 描述 |
腹泻 | 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呈水样或糊状 |
腹痛 | 腹部绞痛或隐痛,多位于下腹部 |
恶心呕吐 | 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现象 |
发热 | 若为感染性腹泻,可能出现低热或高热 |
脱水 | 表现为口干、尿少、乏力、皮肤弹性差等 |
三、诊断方法
1. 病史询问:了解发病时间、饮食情况、是否有接触病人等。
2. 体格检查:观察是否有脱水迹象、腹部压痛等。
3. 实验室检查:
- 粪便常规检查
- 粪便培养(如怀疑细菌感染)
- 必要时进行血常规、电解质检测
四、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 说明 |
对症治疗 | 补液(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止泻药(如蒙脱石散) |
抗感染治疗 | 如为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氟哌酸、头孢类) |
调整饮食 | 避免刺激性食物,适当进食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 |
休息与护理 | 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
五、预防措施
1.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2. 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
3. 避免饮用未经煮沸的水。
4. 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何时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快就医:
- 持续腹泻超过3天未见缓解;
- 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头晕、心跳加快、意识模糊);
- 大便带血或脓液;
- 高烧不退或有剧烈腹痛;
- 婴幼儿、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症状明显。
总结:
急性腹泻虽常见,但不可忽视。了解其成因、识别症状、及时处理是关键。日常生活中应注重饮食卫生和健康管理,必要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