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和炙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甘草与炙甘草是中医中常用的两种药材,虽然来源相同,但在炮制方法和功效上存在差异。了解它们的特性与用途,有助于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一、
甘草是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痈疽疮毒等症状。
炙甘草则是将甘草用蜂蜜拌炒至微黄,使其性质由偏凉转为偏温,增强了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作用,同时减少了生甘草的寒凉之性。适用于脾胃虚弱、气短乏力、心悸怔忡、肺虚咳嗽等症。
两者虽同属甘草,但因炮制不同,功效各有侧重,临床使用时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甘草 | 炙甘草 |
来源 | 甘草的根及根茎 | 甘草用蜂蜜拌炒后的制品 |
性味 | 甘、平 | 甘、微温 |
归经 | 心、肺、脾、胃 | 心、肺、脾、胃 |
功效 |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 补中益气、润肺止咳、调和诸药 |
适用症状 | 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痈疽疮毒 | 脾胃虚弱、气短乏力、心悸怔忡、肺虚咳嗽 |
作用特点 | 偏寒凉,适合实热证 | 偏温润,适合虚寒证 |
使用注意 | 长期服用可能引起水肿或血压升高 | 气虚血少者更宜使用 |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甘草和炙甘草在功效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病症和体质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