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三年停药成功病例】在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过程中,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Entecavir)是控制病情、延缓肝病进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对于部分患者而言,长期服药不仅带来经济负担,也可能引发耐药或副作用。因此,“停药”成为许多患者和医生关注的焦点。
本文总结了一例经过三年恩替卡韦治疗后成功停药的临床案例,旨在为类似患者提供参考,并展示停药前后的关键指标变化。
一、病例简介
患者为男性,年龄35岁,2019年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HBV-DNA阳性,ALT轻度升高,肝功能基本正常。无肝硬化病史,无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经评估后开始服用恩替卡韦(0.5mg/日),并定期随访监测。
二、治疗与随访过程
时间 | HBV-DNA(IU/mL) | ALT(U/L) | HBeAg状态 | 抗-HBe状态 | 肝功能 | 治疗情况 |
2019年1月 | 1.2×10^6 | 45 | 阳性 | 阴性 | 正常 | 开始恩替卡韦治疗 |
2019年6月 | <20 | 30 | 阳性 | 阴性 | 正常 | 病毒载量下降 |
2020年1月 | <20 | 28 | 阳性 | 阴性 | 正常 | 继续治疗 |
2021年1月 | <20 | 25 | 阴性 | 阳性 | 正常 | HBeAg转阴,抗-HBe阳性 |
2022年1月 | <20 | 22 | 阴性 | 阳性 | 正常 | 持续稳定 |
2023年1月 | <20 | 20 | 阴性 | 阳性 | 正常 | 停药观察 |
三、停药决策依据
根据《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关于“功能性治愈”的标准,该患者满足以下条件:
- HBV-DNA持续低于检测下限
- 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阴性 + 抗-HBe阳性)
- 肝功能正常
- 无肝硬化表现
- 治疗时间超过2年以上
在充分评估风险后,医生建议患者停用恩替卡韦,并进入定期随访阶段。
四、停药后随访情况
时间 | HBV-DNA(IU/mL) | ALT(U/L) | HBeAg状态 | 抗-HBe状态 | 肝功能 | 备注 |
2023年3月 | <20 | 22 | 阴性 | 阳性 | 正常 | 稳定 |
2023年6月 | <20 | 24 | 阴性 | 阳性 | 正常 | 稳定 |
2023年9月 | <20 | 23 | 阴性 | 阳性 | 正常 | 稳定 |
2024年1月 | <20 | 21 | 阴性 | 阳性 | 正常 | 稳定 |
目前患者已停药近一年,未出现病毒反弹或肝功能异常,表明其达到了“功能性治愈”状态。
五、总结
本病例展示了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良好疗效,并且在规范治疗和严格随访的前提下,部分患者可以实现停药并维持长期稳定的病情。但需注意的是,停药应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体情况综合判断,不可自行中断治疗。
希望此案例能为更多乙肝患者提供信心与参考,同时也提醒大家:坚持治疗、定期复查是控制乙肝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