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窦炎手术怎么做】额窦炎是鼻窦炎的一种,主要发生在额窦部位,常表现为头痛、面部压痛、鼻塞等症状。当保守治疗(如药物、冲洗等)效果不佳时,可能需要进行额窦炎手术。以下是关于“额窦炎手术怎么做”的详细总结。
一、手术概述
额窦炎手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段清除额窦内的病变组织,恢复额窦通气和引流的治疗方法。常见的术式包括额窦开窗术和内窥镜下额窦手术(FESS),后者因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主流选择。
二、手术适应症
适应症 | 说明 |
慢性额窦炎反复发作 | 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持续 |
额窦囊肿或息肉 | 影响正常通气 |
额窦肿瘤 | 疑似良性或恶性病变 |
急性额窦炎并发症 | 如眶周脓肿、脑膜炎等 |
三、术前准备
项目 | 内容 |
病史评估 | 包括既往手术史、过敏史、用药情况 |
影像学检查 | CT或MRI明确额窦病变范围 |
血常规与凝血功能 | 排除出血风险 |
心肺功能评估 | 确保患者能耐受麻醉 |
术前沟通 |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过程、风险与预期效果 |
四、手术方式
手术类型 | 说明 | 优点 |
额窦开窗术 | 传统手术,经面部切口进入额窦 | 操作直观,适合复杂病例 |
内窥镜下额窦手术(FESS) | 通过鼻腔插入内窥镜,微创操作 | 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
五、手术步骤(以FESS为例)
步骤 | 内容 |
1. 麻醉 | 通常采用全身麻醉 |
2. 鼻腔准备 | 清除分泌物,局部麻醉 |
3. 插入内窥镜 | 通过鼻腔进入,观察额窦开口 |
4. 开放额窦 | 使用电动器械扩大额窦开口 |
5. 清除病变组织 | 去除息肉、脓液、增生黏膜等 |
6. 置入引流管 | 术后防止积液 |
7. 关闭切口 | 一般无需缝合,自然愈合 |
六、术后护理
项目 | 内容 |
术后休息 | 保持头部抬高,避免剧烈活动 |
鼻腔护理 |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防止粘连 |
抗生素使用 | 根据医生建议服用预防感染 |
定期复查 |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 |
饮食注意 |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 |
七、常见并发症
并发症 | 说明 |
出血 | 术中或术后少量出血 |
感染 | 局部或全身感染 |
眶周水肿 | 可能出现暂时性眼睑肿胀 |
鼻腔粘连 | 多见于术后护理不当 |
额窦复发 | 术后未彻底清除病灶或护理不到位 |
八、术后恢复时间
时间 | 恢复情况 |
术后1-3天 | 疼痛明显,需卧床休息 |
术后1周 | 可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
术后1个月 | 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
术后3-6个月 | 窦腔完全愈合,长期效果稳定 |
九、注意事项
- 术后应严格遵医嘱进行鼻腔冲洗和用药;
- 若出现发热、严重头痛、视力变化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 避免用力擤鼻、游泳等可能增加鼻腔压力的行为。
十、总结
额窦炎手术是治疗慢性或复杂性额窦炎的重要手段,尤其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已成为首选方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优势。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术式,并做好术后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