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小儿鹅口疮介绍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巩俐455

小儿鹅口疮介绍】小儿鹅口疮,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常见口腔疾病,多发于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和1岁以内的婴儿。该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斑块,类似奶渍,不易擦除,常伴有轻微疼痛或不适感,影响进食和睡眠。

一、病因与诱因

鹅口疮的病原体是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这种真菌在正常情况下存在于人体口腔、肠道和阴道中,但在某些条件下会过度繁殖,引发感染。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诱因 说明
免疫力低下 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易受感染
母亲产道感染 母亲在分娩过程中若患有念珠菌感染,可能传染给婴儿
长期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可能破坏口腔内正常菌群平衡
母乳喂养不当 母乳中若含有念珠菌,可能通过哺乳传播
口腔卫生差 不及时清洁口腔,容易滋生细菌

二、临床表现

鹅口疮的症状通常较为明显,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发现以下特征:

症状 描述
白色斑块 口腔黏膜、舌面、颊部等处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斑块,形似奶渍
不易擦除 白色斑块不易被擦拭掉,强行擦除后可能露出红肿的黏膜面
疼痛不适 婴儿可能表现出烦躁、拒食、流口水等症状
发热 少数严重病例可能出现低热

三、诊断与治疗

医生通常通过临床检查即可初步判断是否为鹅口疮。必要时可进行真菌培养或涂片检查以确认病原体。

诊断方法 说明
临床检查 观察口腔内是否有典型白色斑块
真菌镜检 取白班刮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真菌培养 若需进一步确认病原体,可进行实验室培养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混悬液或咪康唑口腔凝胶。同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四、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鹅口疮的发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口腔卫生:用干净纱布或儿童牙刷轻柔清洁婴儿口腔。

- 注意母乳卫生:母亲哺乳前应清洁乳房,避免念珠菌传播。

-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破坏正常菌群。

- 增强免疫力:保证婴儿充足营养和良好作息,提高抵抗力。

五、注意事项

- 鹅口疮一般预后良好,多数患儿在治疗后几天内症状可明显缓解。

- 若症状持续不退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 家长应避免自行使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结:

小儿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口腔感染,虽然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但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进食和生长发育。家长应重视日常护理和预防,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应尽早就医,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