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的概念】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简称BV)是一种由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衡引起的常见妇科疾病。在健康状态下,阴道内以乳酸杆菌为主,维持着微生态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有害菌(如加德纳菌、厌氧菌等)大量繁殖,导致阴道环境改变,从而引发细菌性阴道炎。
该病多发于育龄女性,但也可出现在其他年龄段。其主要症状包括白带增多、呈灰白色或稀薄状、伴有鱼腥味,尤其在性生活后或月经前后更为明显。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常规检查中发现。
细菌性阴道炎虽非传统意义上的“感染”,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盆腔炎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应引起重视。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细菌性阴道炎 |
英文名称 | Bacterial Vaginosis (BV) |
病因 | 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有害菌过度增殖 |
常见致病菌 | 加德纳菌、厌氧菌等 |
发病人群 | 育龄女性为主,也可发生于其他年龄段 |
典型症状 | 白带增多、灰白色、鱼腥味、瘙痒或灼热感 |
诊断方法 | 阴道分泌物检查、pH值检测、胺试验等 |
治疗方式 | 抗生素治疗(如甲硝唑、克林霉素)、局部用药等 |
并发症 | 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盆腔炎等风险 |
是否传染 | 不属于性传播疾病,但可能与性行为有关 |
预防措施 |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频繁冲洗阴道、使用安全套等 |
细菌性阴道炎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因其易复发、影响生活质量,建议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