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术操作流程?】吸痰术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主要用于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血液或异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治疗呼吸困难。该操作适用于意识不清、无法自主咳嗽、气管切开或插管等患者。
以下是吸痰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总结:
一、操作前准备
步骤 | 内容 |
1 | 操作者洗手并佩戴口罩、帽子、手套 |
2 | 准备吸痰设备:电动吸引器、吸痰管、生理盐水、无菌纱布、弯盘、听诊器等 |
3 |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电源是否正常 |
4 | 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取得配合 |
5 |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如半卧位或侧卧位) |
二、操作步骤
步骤 | 内容 |
1 | 打开吸引器电源,调节负压(成人一般为100-150mmHg,儿童为80-100mmHg) |
2 | 戴无菌手套,连接吸痰管 |
3 | 将吸痰管缓慢插入至所需深度(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
4 | 在插入过程中避免负压,防止损伤黏膜 |
5 | 到达目标位置后,打开负压,边旋转边向上提拉吸痰管 |
6 | 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避免引起缺氧 |
7 | 吸出的分泌物放入弯盘中,观察颜色、量及性质 |
8 | 操作结束后关闭吸引器,断开吸痰管,妥善处理废弃物 |
三、操作后处理
步骤 | 内容 |
1 |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和血氧饱和度 |
2 | 清洁患者口腔及面部,保持舒适 |
3 | 记录吸痰时间、痰液情况、患者反应等信息 |
4 | 消毒吸痰设备,按规范处理使用过的物品 |
5 | 做好手部清洁,结束操作 |
四、注意事项
1.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2. 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3. 吸痰前后给予氧气吸入,防止低氧;
4. 不宜频繁吸痰,以免刺激患者咳嗽反射;
5. 对于有心律失常或严重心脏病患者,应谨慎操作。
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