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桡骨小头半脱位】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肘部损伤,尤其在5岁以下的幼儿中较为多见。这种病症通常由外力牵拉手臂引起,导致桡骨小头从正常的解剖位置部分移位,但并未完全脱出关节囊。虽然症状可能较轻,但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持续性疼痛和功能障碍。
一、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儿童常见的肘部问题,主要由于手腕或前臂受到突然的牵拉力,使桡骨小头滑出正常位置。该病多发于3-6岁儿童,尤其是活泼好动的小孩。典型症状包括肘部疼痛、活动受限、拒绝使用患肢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治疗以手法复位为主,恢复快,预后良好。家长应避免对儿童手臂进行暴力牵拉,预防此类损伤的发生。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桡骨小头半脱位 / 牵拉肘 |
常见人群 | 3-6岁儿童,尤其是活泼好动者 |
病因 | 外力牵拉手臂(如被突然拉手、跌倒时用手撑地等) |
发病机制 | 桡骨小头因韧带松弛而滑出正常位置,未完全脱出关节 |
典型症状 | 肘部疼痛、活动受限、拒绝使用患肢、哭闹 |
诊断方法 | 临床检查(如“肘关节旋转试验”)、X光检查(排除骨折) |
治疗方法 | 手法复位(由医生操作),多数一次即可复位 |
恢复时间 | 一般1-2天内缓解,1周内恢复正常功能 |
预后情况 | 预后良好,多数无后遗症 |
预防措施 | 避免突然牵拉儿童手臂,注意玩耍安全 |
通过了解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基本知识,家长和看护者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应对这一常见儿童疾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