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是什么意思】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微创手术,主要目的是通过导管技术改善心脏供血。该手术常用于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或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迅速恢复心脏供血。
一、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简称“介入术”,是通过在患者血管中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将支架或其他器械送至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部位,以扩张血管、恢复血流。这种手术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介入手术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等。手术过程中,医生会使用X光、造影剂和导管设备进行操作,整个过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完成。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
英文名称 | Coronary Interventional Surgery / PCI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定义 | 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进入冠状动脉,对狭窄或堵塞的血管进行扩张或支架植入 |
适用病症 | 冠状动脉狭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冠心病 |
手术方式 | 经皮穿刺(如桡动脉或股动脉)插入导管,进行血管成形或支架放置 |
常用工具 | 导管、球囊、支架、造影剂、X光设备等 |
手术时间 | 一般30分钟至2小时不等 |
麻醉方式 | 局部麻醉为主,部分患者可使用轻度镇静 |
术后恢复 | 多数患者可在1-2天内出院,恢复期约1-2周 |
优点 | 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风险较低 |
潜在风险 | 出血、血管损伤、支架内再狭窄、血栓形成等 |
适应人群 | 心绞痛反复发作、心肌缺血严重、急性心梗患者等 |
三、结语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是现代心血管治疗的重要手段,尤其适合不适合搭桥手术的患者。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安全性与有效性不断提升,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案之一。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自身病情及手术风险,以便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