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及肾脏损害等。在临床护理中,针对患者的不同症状和病情阶段,制定科学、系统的护理方案至关重要。以下是对该病的护理诊断及相应护理措施的总结。
一、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 | 说明 |
疼痛(皮肤、关节、腹部) | 患者常有皮肤紫癜、关节肿胀或腹痛等症状,导致不适和疼痛。 |
活动无耐力 | 因关节疼痛、乏力或疾病本身影响,患者活动能力下降。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 部分患者因腹痛、食欲减退或消化道出血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
皮肤完整性受损 | 皮肤出现紫癜、瘀斑,易发生破损或感染。 |
焦虑/恐惧 | 患者对疾病预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存在担忧。 |
潜在并发症:肾功能损害 | 过敏性紫癜可能引发肾小球肾炎,需密切观察尿液变化。 |
二、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 具体内容 |
疼痛管理 | 观察并记录疼痛部位、性质及频率,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非甾体抗炎药。 |
休息与活动指导 | 根据患者体力状况安排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鼓励适度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 |
营养支持 | 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
皮肤护理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定期检查紫癜部位是否有破溃或感染迹象。 |
心理支持 | 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提供疾病知识讲解,减轻焦虑情绪。 |
并发症监测 | 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指标,观察是否出现血尿、蛋白尿等异常表现。 |
三、总结
过敏性紫癜的护理应以患者为中心,结合个体化评估,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通过有效的疼痛管理、营养支持、皮肤护理和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原文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