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结节是什么】肝结节是指在肝脏组织中形成的异常肿块或团块,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它通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或MRI)发现。肝结节的种类较多,性质各异,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医学评估以明确其类型和是否具有潜在风险。
一、肝结节的基本概念
肝结节是肝脏内的一种局部病变,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它们可以是炎症引起的增生性改变,也可以是肿瘤性的病变。根据病理性质,肝结节可分为:
- 良性结节:如肝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肝腺瘤等。
- 恶性结节:如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转移性肝癌等。
二、肝结节的常见类型与特点
类型 | 病理性质 | 是否为肿瘤 | 常见症状 | 是否需治疗 |
肝血管瘤 | 良性 | 否 | 多无症状 | 一般无需治疗 |
局灶性结节增生(FNH) | 良性 | 否 | 通常无症状 | 一般无需治疗 |
肝腺瘤 | 良性 | 否 | 可有腹痛、出血 | 部分需手术 |
肝细胞癌(HCC) | 恶性 | 是 | 腹痛、体重下降、黄疸 | 需积极治疗 |
转移性肝癌 | 恶性 | 是 | 与原发癌相关 | 需针对原发癌治疗 |
三、肝结节的诊断方法
1. 影像学检查:
- B超:初步筛查常用手段。
- CT或MRI:用于进一步判断结节性质。
- PET-CT:对恶性结节的鉴别有一定帮助。
2. 血液检查:
- 肿瘤标志物:如AFP(甲胎蛋白)对肝癌有参考价值。
3. 穿刺活检:
- 在不确定性质时,可通过穿刺取样进行病理分析。
四、肝结节的处理原则
- 良性结节:多数情况下只需定期随访观察。
- 可疑恶性结节:需结合影像、实验室及病理结果综合判断。
- 恶性结节: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介入治疗、放疗或靶向治疗等。
五、日常注意事项
- 保持健康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酒精摄入。
-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肝病史的人群。
- 若发现肝结节,应遵医嘱进行随访或进一步检查。
总结:肝结节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变,大多数为良性,但也不能忽视其可能的恶性风险。及时诊断、科学评估和合理治疗是关键。如有疑似症状或体检发现异常,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