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的形态】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也是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其形态结构复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功能性特征。了解肝的形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一、
肝脏位于腹腔右上部,大部分被肋骨保护,仅有一小部分延伸至左上腹。肝脏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为左右两叶,其中右叶较大,左叶较小。肝表面有韧带附着,内部由肝小叶构成,是肝脏的基本结构单位。
肝脏的颜色为红褐色,质地柔软而有弹性,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肝脏的表面分为膈面和脏面,膈面与膈肌接触,脏面则与胃、十二指肠等器官相邻。此外,肝脏还具有胆囊窝和静脉窝等特殊结构。
在临床上,肝的形态变化常提示某些疾病,如肝肿大、肝硬化等,因此对肝形态的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二、肝的形态特点表
项目 | 内容 |
位置 | 腹腔右上部,大部分被肋骨覆盖 |
形状 | 不规则的楔形,分左右两叶 |
大小 | 成人约重1.2-1.5kg,长25cm,宽15cm |
颜色 | 红褐色,新鲜时呈暗红色 |
质地 | 软而有弹性,触感光滑 |
表面 | 分为膈面(与膈肌接触)和脏面(与内脏接触) |
分叶 | 左叶较小,右叶较大;按功能分为左半肝、右半肝、方叶、尾状叶 |
血管供应 | 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供血 |
胆道系统 | 由胆管系统引流胆汁 |
主要结构 | 肝小叶为基本单位,含肝细胞、胆管、中央静脉等 |
附属结构 | 胆囊窝、静脉窝、韧带附着点等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肝脏的形态不仅具有明显的解剖特征,也与其复杂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了解肝的形态对于医学学习和临床诊断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