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改专家李玲:让医院回归公益】在当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李玲教授作为国内知名的医改专家,多次提出“让医院回归公益”的观点。她认为,公立医院应以服务公众健康为首要目标,而非以盈利为导向。这一理念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医疗体系改革的广泛讨论。
李玲教授指出,我国医疗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过度依赖药品和检查收入、医生激励机制扭曲、基层医疗能力薄弱等,都与医院的营利性质密切相关。她主张通过制度设计,推动医院从“经济驱动”向“公益导向”转变,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
以下是李玲教授关于“让医院回归公益”观点的核心总结:
核心观点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主张 | 医院应回归公益属性,以服务公共健康为核心目标 |
现状问题 | 医疗机构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资源分配不均、服务质量下降 |
改革方向 | 推动公立医院去市场化,强化政府投入与监管 |
关键措施 | 完善医保支付方式、优化医生薪酬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建设 |
目标 | 实现公平可及、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系 |
李玲教授的主要建议
1.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增加对公立医院的直接拨款,减少其对药品和检查收入的依赖,使其能够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改革医保支付方式
推行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新型支付方式,避免医院因经济利益而过度治疗或开高价药。
3. 建立合理的医生薪酬体系
提高医生基本工资水平,减少其对创收的依赖,使其更专注于临床工作和患者关怀。
4. 强化基层医疗能力建设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倾斜,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吸引力,缓解大医院的压力。
5. 加强医疗监管与信息公开
建立透明、公正的医疗监管机制,防止医疗腐败和资源浪费,保障患者权益。
结语
李玲教授的观点不仅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实践路径指明了方向。她强调,医疗不是商品,而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只有让医院真正回归公益本质,才能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医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