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名词解释】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一类慢性炎症性疾病。它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牙周病的发生与口腔卫生状况密切相关,主要由牙菌斑和牙结石等微生物感染引起。
一、
牙周病是一种影响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发。其发展过程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牙龈炎和牙周炎。牙龈炎是早期病变,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牙周炎,导致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预防牙周病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定期洗牙。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定义 |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
发病部位 | 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 |
常见原因 | 口腔卫生不良、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吸烟、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
主要症状 | 初期:牙龈红肿、易出血;后期: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口臭、牙槽骨吸收。 |
发展阶段 | 分为牙龈炎(早期)和牙周炎(晚期)。 |
治疗方法 | 包括洁牙、刮治、根面平整、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
预防措施 | 每日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洗牙、戒烟、控制全身性疾病。 |
并发症 |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牙齿脱落、咀嚼困难、影响整体健康。 |
通过了解牙周病的基本知识,可以更好地认识其危害,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保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