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是什么病】肾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影响肾脏。它通常是由肺结核通过血液传播到肾脏所致,属于泌尿系统结核的一种。肾结核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腰痛、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肾衰竭。
以下是关于肾结核的简要总结:
肾结核简介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肾结核 |
病因 | 结核杆菌(最常见为人型结核杆菌) |
感染途径 | 多为肺结核通过血液传播至肾脏 |
好发人群 | 免疫力低下者、长期接触结核病患者者 |
主要症状 | 腰痛、血尿、尿频、尿急、尿痛、低热、盗汗等 |
诊断方法 | 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结核菌培养、病理活检等 |
治疗方式 | 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必要时手术治疗 |
预后情况 | 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预后良好,晚期可能造成肾功能损伤 |
肾结核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1. 隐蔽性强: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2. 易复发:治疗需长期坚持,否则易复发或耐药。
3. 并发症多:可能引发输尿管狭窄、膀胱挛缩、肾积水等。
4. 预防措施:接种卡介苗、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避免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
总结
肾结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结核病,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对身体危害较大。了解其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有肺结核病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泌尿系统相关检查,以降低肾结核的发生风险。
注:本文内容基于医学常识整理,具体诊断和治疗请以专业医生意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