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简称DFSP)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软组织肿瘤,主要发生在皮肤和皮下组织中。它属于间叶源性肿瘤,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和复发倾向,但通常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该病多发于成年人,常见于躯干、四肢,尤其是肩部和背部。
一、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是一种起源于皮肤或皮下组织的良性至低度恶性的肿瘤,虽然不常见,但因其易复发的特点,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其典型表现为皮肤上逐渐增大的肿块,质地较硬,颜色可能为红色或紫色。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或靶向治疗。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
英文名称 |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DFSP) |
分类 | 软组织肉瘤(间叶源性肿瘤) |
发病部位 | 皮肤及皮下组织,常见于躯干、四肢、肩部、背部等 |
发病率 | 相对较低,约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1% |
好发人群 | 成年人,多见于30-60岁之间 |
临床表现 | 皮肤上缓慢增长的肿块,质地坚硬,颜色多为红或紫 |
症状 | 多无痛,部分患者有轻微压痛或瘙痒感 |
诊断方法 | 病理活检(金标准)、影像学检查(如MRI、CT) |
治疗方法 | 手术切除(广泛切除为主)、放疗、靶向治疗(如伊马替尼) |
预后 | 一般较好,但易复发,术后需定期随访 |
复发率 | 若未完全切除,复发率较高(可达20%-30%) |
是否恶性 | 属于低度恶性肿瘤,极少转移 |
三、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现皮肤上有不明肿块,尤其是长期存在、逐渐增大、质地坚硬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复发的关键。此外,患者在术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避免因忽视而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