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代表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简称ACEI)是一类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减少血管收缩和醛固酮分泌,达到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的效果。
以下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ACEI类药物及其特点的总结:
药物名称 | 常用剂量范围 | 半衰期 | 主要适应症 | 常见不良反应 |
卡托普利 | 12.5–50 mg/日 | 短(约3小时) | 高血压、心力衰竭 | 干咳、低血压、味觉异常 |
依那普利 | 5–40 mg/日 | 中等(约12小时) | 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 | 干咳、头晕、高钾血症 |
赖诺普利 | 10–40 mg/日 | 长(约18小时) | 高血压、糖尿病肾病 | 干咳、疲劳、高钾血症 |
雷米普利 | 2.5–10 mg/日 | 中等(约12小时) | 高血压、心力衰竭 | 干咳、头痛、低血压 |
贝那普利 | 5–20 mg/日 | 长(约12小时) | 高血压、心力衰竭 | 干咳、乏力、高钾血症 |
培哚普利 | 4–8 mg/日 | 长(约24小时) | 高血压、心力衰竭 | 干咳、头晕、低血压 |
福辛普利 | 10–40 mg/日 | 长(约12小时) | 高血压、心力衰竭 | 干咳、恶心、低血压 |
在使用ACEI类药物时,需注意监测血压、肾功能及血钾水平。尤其在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中,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高钾血症或肾功能恶化。此外,干咳是该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若无法耐受,可考虑换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总体而言,ACEI类药物因其良好的降压效果和对心脏、肾脏的保护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