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方歌】“血府逐瘀方歌”是中医经典方剂《血府逐瘀汤》的口诀形式,便于记忆和临床应用。该方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多种病症,如胸痛、头痛、失眠、烦躁等。
以下是对“血府逐瘀方歌”的总结与解析,并附表格说明其组成、功效及适应症。
一、方歌内容
血府逐瘀方歌:
> 桃红四物加柴胡,芎桔牛膝枳壳辅,
> 痛在胸中当用此,瘀血不散莫迟疑。
这首方歌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本方的主要药物组成及其适应证。其中,“桃红四物”即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为活血化瘀的基础;“柴胡”疏肝解郁;“桔梗”载药上行;“牛膝”引血下行;“枳壳”理气宽胸。
二、方剂组成与功效
药物名称 | 功效 | 作用 |
桃仁 | 活血祛瘀 | 破血行瘀,润肠通便 |
红花 | 活血通经 | 祛瘀止痛,活血调经 |
当归 | 补血活血 | 养血调经,活血止痛 |
川芎 | 活血行气 | 行气活血,祛风止痛 |
赤芍 | 清热凉血 | 活血止痛,清热凉血 |
生地 | 养阴清热 | 滋阴生津,凉血止血 |
柴胡 | 疏肝解郁 | 疏肝理气,升阳举陷 |
枳壳 | 理气宽胸 | 行气消积,宽胸利膈 |
牛膝 | 活血通经 | 引血下行,补肝肾 |
桔梗 | 宣肺利咽 | 载药上行,利咽喉 |
三、适应症
血府逐瘀汤主要用于治疗因气滞血瘀所致的多种疾病,常见症状包括:
- 胸胁疼痛
- 头痛、头晕
- 失眠多梦
- 情绪抑郁或烦躁
- 女性月经不调、痛经
- 心悸、怔忡
- 面色晦暗、舌质紫暗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禁忌人群:孕妇禁用,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2. 配伍原则:本方以活血为主,配合理气、养血之品,整体偏温,不宜用于寒凝血瘀证。
3. 煎服方法:宜文火久煎,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服用更佳。
五、小结
“血府逐瘀方歌”是学习和掌握血府逐瘀汤的重要工具,通过简洁的口诀形式,帮助医者快速记忆药物组成与适应证。该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气滞血瘀证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辨证施治,不可盲目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各药物的现代药理作用或临床研究数据,可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