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名词解释】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Pre-renal Acute Kidney Injury, Pre-renal AKI)是指由于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而引起的急性肾功能障碍。其主要特点是肾脏本身无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全身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或血管张力异常等因素,影响了肾脏的供血和供氧。
该类肾功能衰竭属于功能性损伤,及时处理可逆转。常见于休克、脱水、心力衰竭、严重感染等情况。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急性肾小管坏死,进入肾性肾功能衰竭阶段。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
英文名称 | Pre-renal Acute Kidney Injury (Pre-renal AKI) |
定义 | 由于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的功能性肾功能障碍,肾实质未受损害 |
病因 | 1. 血容量不足(如脱水、失血) 2. 心输出量减少(如心衰、心律失常) 3. 血管扩张或低血压(如败血症、药物作用) |
发病机制 | 肾脏灌注不足 →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 尿量减少 → 肾功能异常 |
临床表现 | 1. 尿量减少或无尿 2. 氮质血症(BUN、Scr升高) 3. 电解质紊乱 4. 无明显水肿或肾性高血压 |
实验室检查 | 1. 血肌酐升高 2. 尿钠浓度低(<20 mmol/L) 3. 尿渗透压高(>500 mOsm/kg) 4. 尿比重高(>1.020) |
诊断要点 | 1. 病史提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2. 实验室检查提示功能性肾损伤 3. 排除肾实质性疾病 |
治疗原则 | 1. 补充血容量(如输液、输血) 2. 纠正低血压或心功能不全 3. 停用肾毒性药物 4. 监测尿量和肾功能变化 |
预后 | 多数患者在早期干预后可恢复,若延误治疗则可能进展为肾性AKI |
总结: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肾脏供血不足导致的功能性肾损伤,而非肾实质病变。其关键在于及时识别并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通过合理的补液、改善循环等措施,多数患者可实现肾功能的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