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蜂窝性组织炎】蜂窝性组织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尤其是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感染主要发生在皮肤的深层,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全身性症状,需要及时治疗。
一、
蜂窝性组织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炎症性疾病,常见于四肢、面部和躯干。其主要特征是局部红肿、疼痛、发热,有时伴有淋巴结肿大或全身症状如发烧。该病多因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所致,治疗以抗生素为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蜂窝性组织炎 |
英文名称 | Cellulitis |
定义 | 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急性炎症 |
常见病原体 | 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发病部位 | 四肢、面部、躯干等皮肤较薄区域 |
主要症状 | 红肿、热痛、局部皮肤发硬、压痛明显 |
伴随症状 | 淋巴结肿大、发热、乏力等 |
病因 | 皮肤破损(如擦伤、蚊虫叮咬、手术切口)后细菌侵入 |
诊断方法 | 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细菌培养) |
治疗方法 | 抗生素治疗为主,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
预防措施 |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外伤、及时处理伤口 |
是否具有传染性 | 一般不具直接传染性,但病原体可通过接触传播 |
常见人群 | 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患者、慢性皮肤病患者等 |
三、注意事项
蜂窝性组织炎虽然常见,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脓毒症、坏疽等。因此,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应尽快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减少皮肤损伤的机会,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