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什么是原发性腹膜炎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作者:大锤的大锤

原发性腹膜炎,又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是一种在没有明显腹腔内感染源的情况下,因细菌直接进入腹腔而引发的炎症性疾病。它主要发生在有基础肝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中,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免疫功能低下或存在腹水的个体身上。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原发性腹膜炎的发生通常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肠道内含有大量细菌,但它们被胃肠道屏障有效控制,不会进入腹腔。然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存在腹水时,这些细菌就有可能通过肠壁进入腹腔,引发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等。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最为常见。此外,部分患者可能由厌氧菌引起感染,尤其是在长期使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失衡更易导致此类情况发生。

二、临床表现

原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常见症状包括:

- 腹痛和压痛

- 发热

- 恶心、呕吐

- 腹部胀气

- 精神状态改变(尤其在老年或肝病患者中)

由于患者多伴有腹水,因此腹部检查时可能会发现移动性浊音,提示腹腔积液的存在。

三、诊断方法

诊断原发性腹膜炎主要依靠腹腔穿刺和腹水分析。医生会抽取患者的腹水进行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

- 腹水白细胞计数:若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250个/μL,则高度怀疑SBP。

- 腹水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

- 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用于评估感染程度。

此外,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或CT也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

四、治疗原则

原发性腹膜炎的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同时需积极处理原发病。常用药物包括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氟喹诺酮类等。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是关键。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补充液体、维持电解质平衡,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甚至进行重症监护。

五、预防措施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肝硬化伴腹水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和相关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可能的感染。此外,避免滥用抗生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六、预后与注意事项

原发性腹膜炎如果及时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如果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败血症、肝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总之,原发性腹膜炎虽然起病隐匿,但危害极大。了解其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水平,从而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