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全称为“卡氏-介兰疫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vaccine),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它由法国科学家阿尔伯特·卡默特(Albert Calmette)和卡里姆·介兰(Camille Guérin)于1908年首次研制成功,并在1921年首次应用于人体。卡介苗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疫苗之一,尤其在结核病高发地区被广泛推广。
卡介苗的作用原理
卡介苗属于减毒活疫苗,其主要成分是从牛型结核杆菌中分离出的减毒株。这种减毒菌株虽然无法引起严重的结核病,但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结核杆菌的防御反应。接种后,人体的免疫细胞会识别并攻击这些减毒菌,从而增强对真正结核杆菌的抵抗力。
接种对象与时间
通常情况下,卡介苗推荐在新生儿出生后尽早接种,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或出生后几天内完成。在一些结核病高发国家,卡介苗是儿童常规免疫计划的一部分。此外,对于未接种过卡介苗且有较高感染风险的人群,如医护人员、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等,也建议进行补种。
接种后的反应
接种卡介苗后,大多数人不会出现明显不适,但部分人可能会在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或轻微发热等反应。这些反应通常是正常的免疫反应,一般会在数周内自行消失。如果出现严重过敏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卡介苗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研究表明,卡介苗对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对成人肺结核的保护作用相对有限。因此,卡介苗并不能完全防止结核病的发生,但仍被视为控制结核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结语
卡介苗作为预防结核病的重要工具,已在全球范围内拯救了无数生命。尽管其效果并非完美,但在当前缺乏更有效疫苗的情况下,卡介苗仍然是防控结核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未来或许会有更高效的抗结核疫苗问世,但目前,卡介苗仍是值得信赖的防护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