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妇在分娩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子宫无法有效收缩,导致恶露排出不畅、出血量增加,严重时可能引发产后大出血,威胁产妇生命安全。及时识别和处理该问题对保障产妇健康至关重要。
一、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指子宫在分娩后未能正常收缩,造成子宫腔内积血、恶露滞留及出血风险增加。其发生原因包括多胎妊娠、产程过长、子宫过度膨胀、感染、贫血等。临床表现以持续性或间歇性阴道出血为主,常伴有子宫软、轮廓不清等症状。治疗上应根据病情轻重采取药物、按摩、手术等措施,同时加强护理和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 |
定义 | 分娩后子宫不能有效收缩,导致出血或恶露异常 |
常见原因 | 多胎妊娠、产程延长、子宫过度膨胀、感染、贫血、麻醉影响、多次妊娠等 |
临床表现 | 阴道持续性或间歇性出血、子宫柔软、轮廓不清、恶露增多、腹痛等 |
诊断方法 | 体格检查(如子宫触诊)、B超、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 |
治疗方法 | 1. 药物治疗:缩宫素、麦角新碱等 2. 宫腔按摩 3. 手术干预:如清宫、子宫动脉结扎等 4. 补液与输血(严重出血时) |
护理措施 | 1. 观察恶露量及颜色 2. 定期按摩子宫 3. 保持外阴清洁 4. 预防感染 5. 心理支持与营养补充 |
预防措施 | 1. 孕期合理管理(如控制体重、避免过期妊娠) 2. 分娩过程中密切监测产程 3. 及时处理难产或产程延长情况 4. 产后积极观察与护理 |
三、注意事项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虽然常见,但通过早期发现和科学处理,大多数产妇可以顺利恢复。医护人员应提高警惕,尤其对高危产妇进行重点监测;产妇自身也应关注身体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