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白细胞的一种,主要负责对抗细菌和真菌感染。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是临床诊断中常用的指标之一,能够反映身体的免疫状态和感染情况。
在常规血常规检查中,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通常以每升血液中的细胞数量(×10⁹/L)表示。正常范围因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因素有所不同,但一般成人参考值在2.0~7.5 × 10⁹/L之间。
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可能提示多种疾病或病理状态,如感染、炎症、血液病等。因此,了解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意义及影响因素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 | 说明 |
中性粒细胞计数 | 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绝对数量,单位为×10⁹/L |
正常范围 | 成人:2.0~7.5 × 10⁹/L;儿童:1.8~6.3 × 10⁹/L |
增高原因 | 感染(尤其是细菌)、炎症、应激、组织损伤、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 |
减低原因 | 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化疗、骨髓抑制、某些遗传性疾病 |
临床意义 | 反映机体抗感染能力,辅助判断感染类型、评估治疗效果 |
影响因素 | 年龄、性别、运动、情绪、药物、营养状况等 |
中性粒细胞计数是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定期监测该数值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结合其他血常规指标(如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比例等),能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症状和病史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单一指标带来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