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一种由于肺部疾病或功能障碍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疾病。它主要表现为右心室肥厚和扩张,严重时可发展为右心衰竭。肺心病的发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等密切相关。
肺心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涉及肺部疾病对血液循环的影响。当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时,右心室需要更加努力地泵血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长期的压力负荷会导致右心室肥大和功能下降,最终引发肺心病。
症状方面,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下肢水肿、腹胀等右心衰竭的表现。诊断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片、超声心动图)等手段。
治疗上,主要是针对原发肺部疾病的治疗和改善心功能。戒烟、控制感染、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肺部症状,从而减轻心脏负担。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氧疗甚至手术干预。
预防肺心病的关键在于积极管理肺部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等措施都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此外,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粉尘、化学气体等,也是预防肺心病的重要环节。
总之,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由肺部疾病引起的严重心脏问题。通过早期发现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有相关症状或疑虑,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