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腹膜炎是什么】原发性腹膜炎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没有明显腹部感染源的情况下,即腹腔内出现细菌感染,但并非由其他器官的病变直接扩散而来。它多见于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中较为常见。本文将对原发性腹膜炎的基本概念、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进行简要总结。
一、原发性腹膜炎概述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腹腔内无明确感染源的细菌性炎症,通常由血行或淋巴途径传播引起 |
发病人群 | 儿童、老年人、肝硬化患者、免疫力低下者 |
病因 | 多为细菌经血液或淋巴系统进入腹腔,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等 |
临床表现 | 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部压痛等 |
诊断方法 | 腹腔穿刺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实验室检查 |
治疗方式 | 抗生素治疗为主,严重时需手术干预 |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原发性腹膜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 免疫功能下降:如肝硬化、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 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 血行播散: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腹腔,引发感染。
- 肠道屏障受损:肠道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菌易进入腹腔。
三、典型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
- 持续性腹痛,位置多在下腹部或全腹
- 发热,体温升高,常伴有寒战
- 恶心、呕吐
- 腹部压痛、反跳痛
- 白细胞升高,提示感染
四、诊断方法
1. 体格检查:发现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体征。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腹腔穿刺液检查可发现脓性液体。
3. 影像学检查:B超或CT有助于发现腹腔积液或感染灶。
4. 病原学检查:通过腹水培养确定致病菌种类。
五、治疗方法
1. 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早期足量使用。
2. 支持治疗: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
3. 手术治疗:若病情严重、药物控制不佳,可能需要手术清除感染灶。
4. 预防复发:针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如肝硬化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六、预后与注意事项
- 及时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败血症、休克甚至死亡。
- 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注意早期症状。
总结:原发性腹膜炎虽然少见,但危害较大,尤其在免疫力低下的群体中更需警惕。早期识别、合理用药是关键。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