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是什么病】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指的是肠道内容物(如食物、液体、气体)在通过肠道时受到阻碍,无法正常移动。这种障碍可能发生在小肠或大肠的任何部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了解肠梗阻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式,有助于及时识别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
一、
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而引发的一种疾病,常见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根据病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两大类。机械性肠梗阻多由肿瘤、粘连、疝气等物理因素引起;麻痹性肠梗阻则多因手术后、感染或电解质紊乱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减弱。患者常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治疗则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肠道内容物在通过过程中受阻,导致消化道功能障碍。 |
常见类型 | 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 |
常见原因 | 机械性:肿瘤、粘连、疝气、肠扭转 麻痹性:术后、感染、电解质紊乱 |
典型症状 | 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恶心 |
辅助检查 | X线腹部平片、CT扫描、超声、血液检查 |
治疗方法 | 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生素 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切除病变 |
并发症风险 | 肠坏死、穿孔、感染、休克等 |
高发人群 | 老年人、有腹部手术史者、慢性便秘患者 |
三、注意事项
肠梗阻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若出现剧烈腹痛、持续呕吐、明显腹胀等症状,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专业评估。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运动,有助于预防肠梗阻的发生。